她為丈夫所棄,流落難民堆中。
歸來時,天下已定,她的丈夫已是齊王之尊。
人人都說她名節已污,她的丈夫和兒子都不愿意再認她,只說她是瘋癲婦人,將她驅趕離開。
從那以后,齊王府禁止提起她的名字,就連齊王世子也被默認為現任王妃所出。
那日圍場相爭,九華故意說出了其生母的名字。
所以才惹得齊王世子憤懣沖動,情急失智,說出犯上之語。
我讓九華故意用這件事激怒他,他也如意料之中的那樣中招了。
當堂辯駁時,他咬死也不會提及他生母半分。
他將他的生母視為恥辱,只想抹殺掉她存在過的一切痕跡。
別人提及,便像是扯去了他的遮羞布一般,惱羞成怒。他從不去怨恨齊王的所作所為,反而將那個被扔下的母親視作恥辱,不顧他的母親是多麼絕望無助。
他安享富貴,枉為人子,今日這三十杖刑,他受得不冤。
10
我再次見到九華公主時,是在她的京郊別院。
「那日,多虧你提醒我。」
她為我斟了一杯酒,我悠悠飲盡。
放下杯盞后,我低聲道:「那位大理寺少卿,與同安郡王交好。」
九華公主眸光微抬,笑道:「我正打算告訴你,沒想到你竟猜中了。」
這也是他當日出來作證的原因。
能給齊王一派添堵的事,他自然不遺余力。
齊王與同安郡王之爭,已然是在明面上了。
「并非猜中,而是親眼得見。除了大理寺少卿,還有驃騎將軍鐘令安,他們皆是同安郡王的幕后支持者,他們時常一起出入風月樓。」
我撞見鐘令安進了風月樓,找人暗示了宋晚音,讓她以為鐘令安在風月樓有了相好的。
她帶著丫鬟守在了風月樓的門口,看到鐘令安走出的時候,當即撲了上去,哭鬧不止、尋死覓活。
與鐘令安同行的本還有其他人,見勢不對,便轉身從后門出去了。
鐘令安帶她回來時,她滿臉淚痕,臉上紅腫,巴掌印很是明顯。
她的神情落寞,一片頹然。
她在風月樓前哭鬧不休,鐘令安出手打了他一巴掌,制止了她的糾纏。
鐘令安對她深情不移,忤逆父母,數度破例,縱得她不知天高地厚了。
我與鐘令安形同陌路,她已是看在眼底。她其實明白,只要這樣維系下去,過不了多久,她就是鐘家后院實際上的女主人。她絕不允許有新人入門打破局面,威脅了她的地位。所以她看到那種場面,才回深覺不安,前去鬧上一場。
若是往日,他定會細心勸解,向她解釋。
這次的反常與冷漠,她不曾料到。
畢竟,他出現在風月樓的目的絕不可為人察覺,宋晚音的出現差點壞了他們的謀劃。
他一巴掌下去,只為掩蓋他們背后密謀的真相,讓人以為這只是一出尋歡作樂、爭風吃醋的鬧劇。
鐘令安和宋晚音冷戰至今,毫無緩和的意思。
他冷漠動手,越發讓她覺得他在風月樓有了相好的,便不再顧及她了。
回府之后,日日以淚洗面,絕食以對。
鐘令安卻對下人說不愿意吃就讓她餓著,不過喝個花酒,哪有妾室如此鬧騰的份兒。
宋晚音更是心冷如灰,二人誤會更深。
我聽到這些,只覺得這次的戲,他真是下本了。
九華公主得知前因后果,忍不住嗤笑道:「果真是一出好戲。
」
宋晚音不知這是一出戲,她所有的傷心失意皆是真的。
鐘令安明知這是一場戲,卻不能向心上人解釋,只能看著她落淚頹然,他內心的折磨也是真的。
至于我,只是旁觀看戲之人。
11
齊王世子之事鬧得太大,引得朝野間物議如沸。
那日所言,終是讓帝王起了忌憚之心。
皇帝手中權力,百年之后可傳于旁人,但此刻,絕不允許有人妄圖窺伺。
齊王世子之言,犯了最大的忌諱。
更何況,大理寺少卿等人咬住他不放,又故意搜羅出了許多他往日里的狂悖言論,參奏一本。再繼續深挖下去,還不知有多少欺男霸女的事要被抖落出來呢。
同安郡王一派不會放過這天賜良機的。
「他們以為公主您與齊王世子起沖突,只是一個意外,這成了他們拉齊王下馬的良機,后面必會不遺余力、趁機打壓。坐山觀虎斗,這對公主而言,才是最佳的局面。」我遠望窗外,低聲說著。
九華公主眸光微沉:「母妃臨終前告訴我,在沒有絕對的實力之前,蟄伏蓄勢才是上策,靜待來日,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」
明妃曾隨著還未登基的陛下征戰四方,她的目光見識遠勝于尋常女子。
她當日退居妃位,為追隨者們博得重用厚賞。
可是多年來,那些人似乎并未與九華公主有任何牽扯。
原以為是人走茶涼,現在看來她是在布一局大棋。
待得九華公主羽翼漸豐時,自當一鳴驚人。
我在宮中伴讀時,便知她熟讀史書典籍,更是對那前朝太傅編寫的歷代帝王政要甚是熟悉,對兵書謀略也有獨到見解。